首页  学院概况  师资队伍  教学工作  科学研究  研究平台  党建工作  精品课程  全文检索 
当前位置: 首页>>精品课程>>校级一流课程>>正文
校级一流本科建设课程——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》
2022-11-06 15:45 袁媛  审核人:

   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》

校级一流本科建设课程

项目负责人 刘晶

为深入学习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,贯彻落实“三进”精神,认真贯彻教育部“全面贯彻落实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精神实施方案”和“高校思政工作质量提升工程实施纲要”,对思想政治理论课尤其是“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”课进行教学改革具有重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。

我校是以培养职业教育师资为主要任务的普通高等师范院校,学校始终秉承“动手动脑、全面发展”的办学理念。作为“全面发展”的人才,首当其冲的要求是思想进步、政治过硬。因此,更应注重对学生世界观、人生观、价值观的引导和塑造,而思政课在这个环节发挥着主渠道和主阵地的作用。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》课是思政课体系中的基础和核心。学好弄通《原理》的目标是实现知识、能力与价值的统一。学懂弄通基本原理,并与实践紧密结合,实现知识的积累是学习本门课程的第一要义;其次,《原理》的学习有利于培养学生思辨能力、创新能力、自主学习能力和研究分析能力,实现能力培养的目标;再次,通过理论学习和能力培养,引领青年学生实现自我价值的塑造。

(一)团队成员

课程负责人——刘晶

天津师范大学法学博士,马克思主义学院讲师。主要研究方向为政治学理论,思想政治教育。主持和参与多项省部级项目、校级教学改革项目。在各类学术刊物上发表学术论文数篇,多次参加市、校级教师教学竞赛。

(二)课程建设与应用情况

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》课程是根据《中共中央、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意见》和《中共中央宣传部、教育部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高等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意见》文件的精神和要求开设的一门思想政治理论课。我校按要求开设《原理》课教学,组织教师深入开展课程建设。在日常教研和教学改革过程中,注重对教材体系、授课体系和教学体系的集中研究和改革。在建设过程中,逐渐形成以提高教学质量为宗旨,以师资队伍建设为根本,以教研科研为龙头,将教学内容、方法、手段的改革为突破口的课程建设体系与路径。

近年来,随着思政课建设的快速发展以及对教学质量要求的大幅提升,给《原理》课的教学也带来巨大机遇和挑战。在以往的教学中,原理课就被称为思政课体系中最难懂、最难学、最低及格率的“三大最”。因此,在课程与教学改革中集中要解决的重点问题有二:一是理论晦涩难懂;二是课堂氛围沉闷,教学方法单一。

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》课程旨在全面准确阐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,帮助学生从整体上把握马克思主义,正确认识人类社会发展的基本规律,树立科学的世界观、人生观、价值观,增强运用马克思主义立场、观点、方法分析问题、解决问题的能力,为学生确立对马克思主义的信仰、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的信念,自觉坚持党的基本理论、基本路线和基本方略打下扎实的理论基础。

在教学大纲基础上,《原理》课采用三种授课方法有机结合,即专题教学法、问题链教学法、合作探究教学法。专题与教材一一对应,体现马克思主义的整体性要求和内在逻辑,体现教材的重点和难点。同时,合理采用教学模式与方法,提高课程教学组织效率和效果。设计好一门课,要利用好三个课堂。首先,以微课为线索构建理论脉络。微课主要以理论链接为主题,进行马克思主义基本理论的深度解读。其次,以主课堂为阵地搭建理论框架。主课堂即为老师理论讲授的课堂,这是原理课教学的主阵地,充分发挥教师的引导作用,为学生搭建理论框架,深化理论的认知与学习。最后,以行走课堂为渠道彰显理论魅力。行走课堂是以往实践课教学的延伸,主要以实践学时为载体,不拘泥于教室内的课堂展示,适当扩展到社会实践环节中,使理论与实践相结合,彰显理论的时代魅力。

良好的教学效果要配合行之有效的课堂管理和课程考核评价体系。课程评定更加突出课程过程管理和实践教学评定。原理课成绩包括平时成绩和期末考试成绩,各占50%。其中,平时成绩中包括中期考核、过程管理和实践。为更加科学、系统的记录课堂管理过程和完善考核体系,针对教学改革,编写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课学习与实践手册》,每位学生学期末将所有模块汇集成册,内容涵盖平时成绩和课程评价,主要包括中期考核、课堂笔记、课堂表现记录、微课堂(模拟课堂)和实践课任务书、读书报告、教学评价表等。

课程建设秉承坚持解放思想、实事求是、与时俱进的基本思想,以提高教学质量为宗旨,以师资队伍建设为根本,以教研科研为龙头,将教学内容、方法、手段的改革为突破口,依托课程管理创新,以学生评价为主要衡量标准,力争将本课程建设成教学质量上乘、受学生欢迎的优秀课程。

首先,回归课堂教学本真;其次,调动学生积极性;最后,锻炼学生能力。在教学中,变“教着学”为“引着学”,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。重点培养学生的思辨能力、创新能力、自主学习能力和研究分析能力,切实提高教学效果。

(三)课程特色

本课程是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体系的一门基础理论课,旨在通过系统的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,帮助青年大学生从整体上把握马克思主义,掌握马克思主义的世界观和方法论,树立马克思主义的世界观、人生观和价值观,引导学生学习、运用马克思主义的世界观和方法论,培养学生运用马克思主义理论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。依托马克思主义的经典理论框架体系,与新时代新特色相融,着力实现经典与现实相结合、教学与研究相结合、逻辑与认知相结合的有机统一,是本课程的基本特色。

(四)改革创新点

本课程是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体系的一门基础理论课,旨在通过系统的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,帮助青年大学生从整体上把握马克思主义,掌握马克思主义的世界观和方法论,树立马克思主义的世界观、人生观和价值观,引导学生学习、运用马克思主义的世界观和方法论,培养学生运用马克思主义理论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。依托马克思主义的经典理论框架体系,与新时代新特色相融,着力实现经典与现实相结合、教学与研究相结合、逻辑与认知相结合的有机统一,是本课程的基本特色。

在以往教学改革过程中,呈现出一些问题。如学生基础、学科背景不同,对教学和管理带来一定难度。分组探究式学习中,由于学生课程较多,各专业实训时间不一致,导致讨论和实践时间受限,效果受影响。同时,教师对于理论的提升与总结不够,缺少教研和科研成果的涌现。

   在今后的教学改革和课程建设中,将进一步加深对教学内容、教学模式和方法、考核评价方面思考和改革创新。首先,进一步细化专题教学的内容和设计,完善详案,争取编撰成册;其次,总结以往教学改革及课程建设的规律和经验,撰写并发表教学改革论文;最后,加深对课程考核、评价方面的研究和改革。

关闭窗口
联系我们

地址:天津职业技术师范大学教学主楼

邮编:300350

邮箱:shekebu@tute.edu.cn

电话:022-65654721